当前 育儿补贴线上线下申领 已全面开放 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 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
然而 诈骗分子也盯准补贴“热点” 不断编造诈骗剧本 ↓↓↓ 他们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平台等 发布各类“补贴”领取渠道信息 营造紧张气氛,要求“限时办理”
诓骗受害人点击链接、下载涉诈APP 从而实施诈骗 ……
王女士所在的幼儿园教师群内 园长账号突然发布 “2025综合补贴办理通知” “工行、中行、建行、邮政 优先申领育儿补贴 社保医保补贴 微信扫码进小程序自查领取” 王女士当即扫描通知里的二维码 按照页面提示一步步填写信息 填写完姓名、身份证号 银行卡号信息后 将验证码输入了页面
点击确认后 屏幕跳转至“综合服务受理平台” 显示“请等待5-10分钟” 可没等多久 页面突然自动退回 银行卡号和手机号输入界面 像是系统出了故障 王女士以为是操作失误 又重新填写信息 输入新收到的验证码 结果依旧是“等待后退回” 第三次尝试后 页面直接弹出“开通失败” 她这才停下操作 直到上午11点 园长突然在群里紧急通知 “刚刚账号被盗 此前发的补贴信息是诈骗!” 这句话像惊雷般炸醒了王女士 她立刻打开手机银行 查询银行卡明细 短短几小时内 卡内已被分3笔转走2000元资金 意识到被骗的她第一时间报警
反诈君提醒核实信息来源 当收到类似领取补贴、办理业务等通知时,首先要核实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真正由人社部发布的通知,不会让参保人提供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个人信息。大家可以通过拨打当地人社部门的官方电话,或者前往当地社保经办部门进行确认。也可以拨打人社服务热线 12333 咨询。 谨慎对待链接和二维码 千万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尤其是那些声称可以领取补贴、办理重要业务的链接和二维码,很可能会引导你进入虚假网站或小程序。如果不小心进入了可疑页面,不要填写任何个人信息,应立即关闭页面。 保护个人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随意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透露给他人。正规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在办理业务时,不会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要求你提供这些敏感信息。 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不慎遭遇网络诈骗,一定要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短信通知等相关证据材料,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 转发推文 让身边人远离诈骗风险! 来源:南通反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