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传统工艺魅力,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信息工程学院匠心筑梦实践团队奔赴宜兴,开展“非遗——紫砂陶制作工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地研学、亲身体验、走访调研的形式,解锁紫砂文化的千年密码。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内陈列的历代紫砂珍品从明代古朴的供春壶到现代雅致的创新器型,搭配详实的历史文献与数字化展示,系统呈现了紫砂陶从起源到发展的完整脉络。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深入了解紫砂泥料的特性、工艺演变与艺术价值,对这项非遗技艺形成系统性认知。
随后,团队前往蜀山古南街,在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黄丽萍的专业指导下,开启紫砂制作实践之旅。从揉泥塑形到拍身筒成型,从镶接装饰到精修打磨,成员们在一次次与陶泥的亲密接触中,深刻体会到紫砂工艺“一双手、一团泥”的匠心传承。
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团队通过发放问卷、与从业者交流,进一步调研紫砂产业的传承现状与发展需求。短暂的走访中,成员们观察到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趋势,也意识到非遗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要性。
此次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技艺体验与产业调研相结合,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躬身实践中践行传承使命。未来,南通理工学院学子将持续以专业力量赋能非遗保护,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来源: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2401陈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