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公布“我的代表作”栏目第十五期入选作品 海安市融媒体中心
融合报道类作品 《-22℃~37℃! “冰火两重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成功入选
7月5日11时许 室外实时温度已超37℃ 闷热蒸煮的地气 加上太阳炙烤的火气 每在室外多待一秒都是一种折磨 海安汇益冷链物流中心外 蚕豆经营户卢惠锋开着小货车 停在冷库门外等候拿货 短袖衬衫 裤脚被高高卷起 “这会的我是夏天 一会就要过冬了。” 记者换上厚厚的军大衣 随着冷库门缓缓打开 一股冷风扑面而来 走进里面 厚厚的冰块 堆砌在地上 角落里 门沿上 卢惠锋也匆匆裹上棉大衣 熟练地进入23号冷库运货 每天需要将自己 在两个天差地别的空间来回切换 背后的辛苦也只有他自己才懂 “没办法,为了生活。” “出库一身汗,进库一身冰” 这句话是对叉车工崔世贵 工作日常的最好诠释 随着货物的送达 正在22号冷库外等待的崔世贵 赶忙启动叉车 反复进出冷库 忙碌间不忘跟记者打趣两句 “里面可是有零下22℃ 走,再进去凉快会儿。” 当“凉爽”成了最大挑战 相应的各类职业病也随之而来 最常见的便是关节炎 “军大衣 帽子 耳套 护膝 手套 五件套一件不能少” 从事这份工作十余年 虽然辛苦 但崔世贵十分珍惜 眼下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家 谈起品学兼优的孙女 老崔也是满脸自豪 即便年近六旬 老崔还是想多为子女贡献“一分热” 喧嚣之中 父母之爱朴素而深沉 也是远方的孩子一往无前的底气 “你们可能以为里面很好玩 但是待不了多久 就会扛不住的……” 仓库管理员韩才明指着头顶上 一排排已被冰霜 全方位包裹着的制冷管说 “24号冷库的容量达到4000立方米 是28个冷库里最大的 人越往里头越冷 军大衣肯定是不够的 你们起码还要戴个帽子和护膝……” 库内仓储区 堆积整齐的货物码在眼前 有冷冻食品 生鲜蔬菜等等 “我到冷链物流中心五年多了 这里冷冻的食品 每一件都要经我们检查后 才能出库。” 韩才明边清点货物边向记者说道 新鲜感结束之后 随之而来的就是刺骨的寒冷 记者耳朵被冻得通红 开始出现说话打颤等情况 温差60度 从炎热到寒冷 这样的感觉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同身受 刚走出冷库 一股热浪“呼”一下就涌了过来 给人一种奇妙的空间穿越感 记者的眼镜镜片立刻起雾 眼前一片白霜 春来秋去 寒来暑往高温下的劳动者既有烈日当空下的汗流浃背也不能忽略“冰火两重天”中的敬业和奉献因为每一份勤劳都值得被尊重来 源:中国记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