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33|回复: 3

海安2.6级地震引热议:别慌!小震不是预警,而是地壳在"深呼吸"

[复制链接]

海安2.6级地震引热议:别慌!小震不是预警,而是地壳在"深呼吸"

发表于 2025-11-5 09:41:00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从10.28日到今天凌晨,八天连续三次地震,如下:

1、江苏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10月28日20时57分在江苏南通市海安市(北纬32.55度,东经120.28度)发生2.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海安市住建(地震)局21:02发布】

2、江苏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11月4日12时12分在江苏南通市海安市(北纬32.54度,东经120.28度)发生2.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海安市住建(地震)局12:14发布】

3、江苏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11月5日4时44分在江苏南通市海安市(北纬32.54度,东经120.28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海安市住建(地震)局04:45发布】


近期你的微信群是不是都在讨论海安的三次地震
那么我们来分析

消息一出来,"海安2.6级地震"立马冲上了本地热搜。从网友的反馈能看出来,震感特别有地域差别:海安曲塘镇、胡集街道的人反应最明显,有人说正玩手机呢,沙发突然晃了下,还以为是错觉,结果群里全在说地震了;还有人发现家里吊灯在摆,卫生间移门撞出了响声,但也就一两秒就停了。可海安市区和周边南通、泰州姜堰的多数人压根没感觉,不少人调侃"朋友圈先震了,我后知道的"。

说实话,看到地震消息的瞬间,我猜不少人跟我一样,心里先咯噔了一下。毕竟"地震"这俩字,总让人不自觉地紧张,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安全。

但咱先稳住,别被恐慌带偏了。这次2.6级的地震,在专业里算弱震,本来就不会造成破坏。江苏省地震局的专家也说了,这就是栟茶断裂带的正常能量释放,反而能降低大地震的风险。可能有人不知道,海安就在江苏7大主要断裂带之一的栟茶断裂带边上,这条断裂带从泰州经姜堰、海安一直到黄海,之前2022年如皋1.9级地震也跟它有关,小震活动其实挺常见的。

最该澄清的是"小震闹,大震到"的说法,这真不是科学真理。人民网科普早就说过,这种"前震-主震型"的情况只占地震的10%以下,准确率比猜谜还低。就像感冒前可能发冷,但发冷不一定是感冒,不能反过来推导。全球每年得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是感觉不到的,咱们能察觉到的只是极少数。这次海安地震没有任何异常前兆,跟破坏性地震压根没关系,真没必要自己吓自己。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5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的紧张也能理解,毕竟2025年2月姜堰4.3级地震时,海安震感就很明显,那次不少人都紧急跑到户外了。这种敏感度其实是好事,说明大家的防震意识在提高。但意识提高了,科学知识也得跟上才行。比如好多人不知道,震级每差1级,能量能差30倍。咱们说的"小震",在科学上其实是有感地震,而真正的小震是2.5级以下、仪器才能测到的。而且现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多是按抵抗8级地震的标准建的,普通小震根本扛得住。更关键的是学会正确避险:收到预警先躲,室内找桌子底下或卫生间这样的生命三角区,别乘电梯,这比瞎紧张管用多了。海安这场2.6级地震,更像一次温和的"地质公开课",既让我们知道地壳一直在活动,也提醒我们要懂点地震知识。说到底,地震这事儿没法预测,但科学认知能帮我们驱散恐慌。那些让我们紧张的小震动,其实是地壳在"深呼吸",缓慢释放能量反而更安全。与其害怕,不如花几分钟记住避险方法,比如家里哪个角落最安全,收到预警该做什么。信息来源于网络

43

主题

94

回帖

392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392
90後_谎言 发表于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多米尼加
看帖回帖是美德!

46

主题

377

回帖

963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63
加勒比海带 发表于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LZ真是人才

33

主题

401

回帖

1063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1063
亦久亦旧 发表于 2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沙发!沙发!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