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大楼,“28层”的传承 说起南通海安的标志性建筑,可能当地人第一反应就是中洋“金砖”大楼,这座外形酷似一根标准金条、方方正正、金灿灿的大楼,是海安人曾经的骄傲,也曾经是海安的“荣光”,当年也是很多企业聚会、商务活动的不二选择。 “金砖”大楼的得名,就是由于其外墙面选用的颜色,标准的黄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方方正正的造型,就像一块“砖头”、“金条”,竖立在海安的土地上。
“金砖”大楼建成于2012年,建筑高度达到了200米,地面上40层,地下2层,主要是作为酒店、商务、展览等高档综合体使用。大楼建成之后,成为苏中、苏北第一高楼!直到12年后的今天,还是苏中、苏北县城的第一高楼。 “金砖”大楼继承了海安打造高层建筑的传统。早在1998年,海安就打造了高度95米,地面28层的苏中建工大厦,也就是老一辈海安人口口相传的“28层”,直到今天依然在海安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人气。这座大楼建成之后,一下子成为苏中苏北第一高楼,风光无限。后来苏中集团连续17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这座大楼也成为了苏中集团的一张最好的名片。
中洋集团,海安的“明星”企业说完大楼本身,我们再来看看这座大楼的建设主体,海安中洋集团。其实现在很多人提起中洋,都认为它是一个建筑企业,其实不然,中洋集团最出名,或者说最有竞争力的其实是渔业。 中洋集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当时海安取得出海港口老坝港之后,成立的一个民间渔民协会:海安渔业组;另外它的主体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海安国营水产供销公司。1984年左右,逐步开始改制为民营企业,到1995年,中洋集团正式成立。
其实到今天,中洋的三块主营业务还是很清晰的: 第一产业:渔业食品; 第二产业:不动产业; 第三产业:生物科技。
渔业食品很容易理解,主要就是江鲜及海鲜食品的养殖与供应,最有名的包括鲥鱼、刀鱼等;不懂产业,主要就是建筑,比如上面提到的“金砖”大厦;生物科技,最为有名的就是河豚了,现在我们所食用的河豚其实90%以上都是人工养殖的,野生的食用起来风险太大了。中洋集团的河豚也是今天海安地方美食的一道名片,江苏省内的大小饭店提供的河豚,大多都是中洋集团供应的。
建筑之乡,历史的见证与刻痕无论是“28层”,还是“金砖”大楼,都是海安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都在海安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属于海安历史的“荣光”,也是属于南通建筑业的“传承”。
随着现在超高建筑的限制越来越多,以后我们再想看到:当年各种地方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带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耸立云端的场景,是越来越难了,南通的最高建筑估计也就是金石国际了。 但历史不会忘却,南通作为建筑之乡,为了全国的建筑事业做出的贡献,这些年,出差去过很多城市,每当看到建筑工地上挂着的“南通一建”、“南通二建”、“南通六建”、“南通八建”……的指示牌,都会由衷的感到自豪!
加油,建筑之乡!加油,南通!加油,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