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47|回复: 9

海安文化IP再“上新”:百合花璀璨绽放!

[复制链接]

海安文化IP再“上新”:百合花璀璨绽放!

发表于 2025-10-13 15:16:42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147 9 查看全部
640?wx_fmt=gif&from=appmsg#imgIndex=0

中秋节刚过,芭蕾舞剧《百合花》的大幕在海安大剧院缓缓拉开。小通讯员枪筒里插着的野花与新媳妇那床被子上绣着的百合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交织出一段纯洁的情感之光。

而这束光,穿透近80年岁月,变幻成故事发生地文化IP的繁枝新蕊。


文学经典的舞台转译:
艺术重构的创造性路径


芭蕾舞剧《百合花》的创作,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改编自当代著名女作家茹志鹃1958年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由茹志鹃之女、作家王安忆担任编剧,这个创作背景本身就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传承。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2

舞剧以解放战争苏中战役为背景,通过“通讯员”“新媳妇”“大姐”因“借被子”产生的交集,将三人间如同百合花般纯洁美好的情感娓娓道来。从笔端到舞台,从小说到诗化舞剧,《百合花》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城市文化IP的动态转译与活化。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3

舞剧结构上以三个青年建立友谊、坚守信仰以及共历生死的精神洗礼展开叙事。战士向老乡“借被子”这一主要情节,连接着“接战友”“借与不借”“思夫”“月下和解”“送鞋”“硝烟中的告别”等舞台行动。在编导王舸精心构筑的倒叙空间里,舞剧从中年“大姐”的回忆切入,现实与记忆交错铺展青春叙事。当憧憬着幸福生活的新媳妇用指尖轻抚被子,转瞬间又转换成和平年代镜前绷直脚背的舞者。“大姐”青年与中年时期的身影在虚实交错的界面上转换。这种个人化的叙事,不但可以规避舞剧不便以复杂叙事来完成宏大主题的特质,还将原小说的叙事重心从文学语境转向更具永恒性的生命体验。

正如评论家方家骏所言:“不跪在文学的脚下,而是站在文学的肩膀上,寻求舞剧独有的审美境界,成为真正的审美创造者。”


海派美学的当代调和:
地域文化的裂变式转化

《百合花》代表了海派艺术强大的兼容性和创造力。当海派芭蕾的细腻肌理遇上革命叙事中的人性微光,茹志鹃笔下那朵百合花,在海派艺术的土壤中绽放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舞剧创作团队以海派美学为桥梁,成功实现了三重跨越:在西方芭蕾形式与革命题材之间,找到了诗意对话的可能;在革命历史叙事与当代审美诉求之间,建立了情感共鸣的通道;在地域特色与普遍人性表达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5

这种调和不是简单的风格拼贴,而是通过解构具象的地域符号,保留最本质的情感内核。新媳妇的嫁衣摒弃传统写实的红袄绿裤,改用藕荷色真丝绡面料,并融合了民国旗袍与当代芭蕾练功服线条。

舞台的空间设计突出诗意空间,大部分场景摒弃了写实的农家院落,代之以倾斜的木质平台。这种“去民俗化”处理,让角色从“农村小媳妇”升华为永恒的女性形象。

在舞蹈语汇上,该剧舞段设计依循舞剧的情感空间构筑,遵从芭蕾舞审美的动作连接转换方式,充分发挥了舞蹈语言的本体特性。男子战士群舞刚毅,体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正义之感。

染坊群舞诗意中寄托着美好,呈现出江南的意蕴。抒情写意的三人舞更是体现出三位主角经过生死考验之后精神的洗礼和升华。尾声的百合花群舞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抒情写意,表明信仰的力量,穿越生死,穿越时代,历久而弥新。

备战2025南通市秋季业余足球联赛的海安队球员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表示,《百合花》让我们触摸到了家乡更深沉的力量,那就是为信念而义无反顾。


情感符号的意象建构:
文化IP的情感连接

《百合花》最打动人心的,是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本质。剧中,枪口上的野花、手中的野花、被子、布鞋、月亮、百合花等重要符号,发挥了隐喻叙事的积极作用。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7

这些符号在不同场景中的呈现,与三位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相互辉映,激发观众的情感想象和共鸣。小通讯员牺牲时,那盏被细心守护的油灯与新媳妇献出的百合花被面,在舞台上凝聚成一束纯净的光。

这束光,照亮了1946年的中秋夜,也穿透岁月直抵观众心底。黑暗中,抽泣声隐约可闻,有人悄悄拭泪——“牺牲”不再是文史课本上的冰冷词汇,而成为有温度、有痛感的真实过往。

通过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那赋予充沛情感的声音,观众被自然代入一段个人记忆中,以个人化的情感和视角去体验一段战火纷飞中的独特青春记忆。

这种情感共鸣的建构,正是城市文化IP能够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关键。当“母亲连夜为战士送布鞋”的支前场景出现,观众席陷入“认出来了”的深沉寂静,大家凝视的不是布景,而是被艺术唤醒的家乡记忆。

“当《百合花》回到故事发生地海安演出时,这场‘文化回乡’之旅便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海安是故事的根,来这儿演出像回家,讲自己的故事。”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的话,道出了文化创作与土地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

演出前,主创团队走进海安七战七捷纪念馆,在历史遗存中沉浸式感受岁月的艰辛。

“参观后才真正懂了那个年代,对角色的理解深了一大截。”饰演小通讯员的演员许靖昆感慨道。这种基于情感联结对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现代转换,正是城市文化IP构建的核心所在。

《百合花》绽放成海安城市文化IP新蕊,不仅在于舞台艺术本身,更在于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样本,一道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美丽彩虹。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8

当大幕拉起,掌声渐息,那条绣着百合花的被子在记忆中定格,我们顿悟:城市文化IP的构建,不在宏大的口号,而在这些细腻而深刻的文化表达中。从文学经典到芭蕾舞剧,从上海大剧院到海安大剧院,《百合花》完成了一场从文本到舞剧、从艺术到文化的完美转换。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城市文化IP,一定是根植于地方文脉、契合当代审美、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创造性转化。




江南



来源:江海南通

32

主题

388

回帖

948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48
口水男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44

主题

109

回帖

419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419
边缘光影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39

主题

359

回帖

902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02
巴豆娃娃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40

主题

399

回帖

1003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1003
咱老百姓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真是 收益 匪浅

40

主题

398

回帖

983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83
绝世好男人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45

主题

373

回帖

959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59
一朵小花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31

主题

415

回帖

989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89
瞎眼驴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真是 收益 匪浅

30

主题

382

回帖

1221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1221
问文惜梦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前排支持下

36

主题

376

回帖

929

积分

论坛网友

积分
929
峥嵘岁月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保定
帮你顶下哈!!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