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CCTV13《新闻联播》关注海安数字农田建设
“每一块地都有自己的 专属信息和数字编码 就像人类的身份证一样” 数字春耕服务团队工程师刘亮介绍 整个农场一共有47块数字大田 依托无人机和田间传感器等 去分析目前作物的长势 在现场 记者看到 农场布设了68套物联网设备 这些设备监测和采集到的农情数据 会第一时间传输给 远在北京的数字春耕团队 他们经过快速数据分析后 及时指导当地种粮大户 施肥 打药和灌溉 “90后”小伙儿刘林 是这片数字大田的主人 也是一位农二代 刘林告诉记者 有了数字技术的赋能 他现在一个人就可以 轻松管理农场的2000亩地 “手机上有‘数字农场管家’小程序 可以看到每块田的长势 液位” 刘林笑着说 “种地有点上瘾 每年都是一个未知的挑战 种地就是完成这些挑战 追求更高的产量 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今在江苏海安 像刘林这样的农二代越来越多 他们正从已有的47个数字农场 种植经验出发 辐射带动全市800多个农场 走向数字化 推动数字大田 向数字农场群逐步升级
来 源:央视影音 海安融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