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海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在梳理近期诈骗警情时发现,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人员、快递物流工作人员以在途商品邮件丢失要赔付受害人损失为由实施诈骗。尽管在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宣传下,此类诈骗案发大幅下降(连续数月未发生),然而,防诈反诈来不得半点儿“思想上放松警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上当受骗的不是喜欢网购的年轻人,而是66岁的市民李先生。& ^# W" s+ @" U8 r7 f
案例警示 2022年6月18日,李先生(男,66岁,住海安市某小区 )接到自称物流快递公司的电话,对方以其购买的物品丢失需要赔付为由让其下载“开会宝”会议软件,后对方与其视频并要求其与对方屏幕共享,后其按照对方指导转账至对方指定银行账号,被骗38888元后报警。 6 K- |) b# S4 H3 H- j# ~$ p4 f* d
不法分子以网购商品邮寄丢失为由让受害人操作手机领取赔付款实施诈骗。具体手段如下:
# L" q$ s/ Y: F+ k2 m; U01第一步
) m+ [+ x1 x" i2 a8 J! m 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网购商品快递信息和联系方式。
: y I1 X) a2 v; ^: @" P2 [02第二步
3 B. q+ P e- t7 W1 J 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人员以在途商品邮件丢失要赔付受害人损失为由让受害者添加不法分子微信好友。$ ]% V; w* ~3 U9 ~( v+ R+ [
03第三步
* Q. @" P! Y6 e/ f& l# G$ l$ r9 t+ W 让受害者自己到手机软件市场下载远程会议软件(例如Teampro,此类软件有手机屏幕共享功能,能实时获取受害人手机屏幕画面)。
) y" J# y! x# H" ^" h I+ G: C$ B/ _3 h8 G5 X! _
04第四步' p2 a5 [! l( O% I
下载安装完成后不法分子以教授领取赔付款方法为由让受害者主动发送手机屏幕远程共享请求,受害者发送请求给对方后,对方即可实时查看受害人的手机屏幕显示内容,然后不法分子会让受害人登录手机银行进行相关操作,不法分子即可通过远程录屏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4 b% M; M! B4 ~8 b: t6 ?05第五步
( N+ R5 d' m% v 不法分子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即可使用另外一个微信绑定受害人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以此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2 Z8 P3 W6 @/ D2 h. q; \
) ^% p3 l7 F% r8 ]
注意:此类诈骗手段隐蔽性极强,群众极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通过相关软件手机屏幕画面共享功能窃取受害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一系列重要信息。 ) C$ x9 g" G$ _& C; r
请广大市民在遇到此类诈骗时,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客服热线进行核实,千万不要私自添加陌生人微信好友,更不要轻易下载对方要求下载的软件,谨防上当受骗!6 H! b+ l, {2 ?, x1 F; [9 B9 W
7 u7 |, J( B8 q" I5 p& h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110咨询。# c0 @0 y I8 n. \: [
' w- @' r" S8 F% `/ J|||||||
: c5 z/ }% r) n1 Z来 源:海安公安微警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