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市大部分红绿灯路口常采用
“对称放行”的模式,将四个方向的对向车流轮流依次放行这种放行方式能够避免车辆交织 适用于对向车流量比较均衡的路口
但大家是否发现了?近年来南通一些路口 开始运行了新的红绿灯放行模式在一个周期内,“直行+左转”车辆或某个方向车辆会有两次绿灯信号(周期,通俗来说,就是路口各个方向都得到通行后的最小时间。)
每个路口的车流量是因时、因地差异化的,当路口对向车流量存在较明显不均衡时,采取原先的“对称放行”模式,部分路口的通行效率就无法达到最大化,存在交通流量大的方向绿灯时间不足导致二次排队、交通流量小的方向绿灯时间过剩出现空放等现象。
于是,南通交警引进专业团队,应用先进理念、技术,对南通各个“堵心路”提出了针对性治理对策,同时推动绿波道路建设,一些路口的红绿灯通行规则悄悄发生了变化…… 在双向通车的城市道路中 常常存在“车流潮汐现象” 一边方向的车辆很多,造成通行缓慢甚至拥堵 对向车辆相对较少,却占用相同的路面 此时设计机动车搭接放行 就能解决车流不对称的潮汐问题
搭接放行当出现两个相对方向的交通流量差异较大时,蜀黍往往会在交通流量较大的方向增加一个机动车直行和左转同步放行状态,压缩小流量方向的空放时间增加到大流量方向上,实现“变废为宝” ,从而增加大流量方向的通行能力。
例如:工农/虹桥早高峰时段,工农路往南方向直行与往东方向左转上洪江路高架的上班通勤车流较大,北进口直行、左转车辆排队长,流量明显多于南进口。于是南通交警在工作日7:40-9:00时段增加了搭接相位,减少南进口绿灯空放时间,增加北进口直行、左转车辆同放的绿灯时间,优化后路口早高峰北进口拥堵排队现象基本消除。 工农路/虹桥路早高峰增设“搭接放行”前后运行情况对比
二次放行是指在一个信号周期内给予某个方向两次绿灯信号的放行方式
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01路口车流未饱和当路口车流未达到饱和时,车流到达并非集中连续,为避免单方向连续放行时间过长出现“断流”、“空放”,会切换到另一放行方向后再次放行该方向,以提高绿灯时间利用率。 (饱和:单位时间内通过路口停止线的车辆数达到设计通行能力的交通状态。)
02绿波道路节点路口对道路开展绿波协调设计时,部分路口由于受上下游交叉口间距、行驶车速等条件制约,双方向到达车流时间间隔较大,采用绿灯一次放行时无法满足双向绿波通行。对于此类路口,蜀黍会在满足主方向车流通行需求基础上,考虑将绿灯时间拆分为2次绿灯放行,通过时间腾挪,使第二次放行时可兼顾反方向车流绿波通行。 例如:青年路(通京大道-观东街)绿波路段全长4公里,共9个信控路口,为兼顾双向绿波通行,沿线的青年路/胜利路、青年路/星城路两个路口采用了二次放行策略,将东西直行车流分为2次绿灯通行。
路口的控制策略优化后 信号灯具、信号灯指示也会随之变化 尤其在设置了搭接相位放行的路口 为保障左转非机动车过街安全 路口专门设置了非机动车信号灯 在此提醒非机动车出行的市民朋友: 要按照非机动车信号灯指示信号有序通行
请各位交通参与者 出行务必注意观察信号灯指示 按灯行驶、文明出行 共创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
来源:南通交警 秩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