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暨生态环境安全会议,总结2023年海安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为2024年环境安全与应急工作打好底、开好局、起好步。
01
抓好预案管理,筑牢应急阵地
海安生态环境局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抓手,突出环境风险源头管控,持续推进环境风险企业应备尽备,2023年累计完成450家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均在江苏省环境应急管理平台完成应急预案电子备案。
02
开展隐患排查,落实安全措施
按照“应急必查”要求,海安生态环境局将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环境隐患排查等环境应急相关事项纳入日常执法检查必查项,结合工业企业雨排口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以重点行业企业、园区、流域区域为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隐患问题动态清单,指导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闭环。2023年以来检查企业1752家次,排查环境隐患问题396个,移送安全隐患线索15个,环境应急类处罚案件15起,处罚金额18.15万元。
03
推进三级防控体系,压实主体责任
大力推进突发水污染应急防范体系建设,督促指导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常安纺织园景风8、9号河的4座水闸、常安纺织园的44个雨水排口闸阀、综合产业园三的6个雨水排口闸阀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加强重点河流保护,完成如海运河(海安段)、新通扬运河(海安段)2条重点河流应急处置方案修编。加强园区外重点企业三级防控能力建设,完成2家企业“车间-厂区-外部水环境”三级防控能力现状评估。
04
开展联合演练,提升协同能力
持续强化与消防救援、公安、应急管理、气象等多部门联动。联合海安市消防救援大队在江苏飞亚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无脚本拉练;联合海安高新区管委会在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联合举行海安市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通过各类应急演练活动,锻炼环境应急队伍,完善环境应急响应程序,强化各相关部门及区镇的应急联动,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控制、联动处置能力。
05
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应急意识
通过各类宣传培训活动,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区镇属地管理责任、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责任,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防线。联合海安消防大队开展纺织行业定型机尾气治理设施专项整治行动部署暨业务培训会,邀请安全专家就定型机尾气处理设施事故风险因素、应急处置措施、安全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化“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学习宣讲,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企业,宣传解读环境安全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
06
做好应急响应,狠抓责任落实
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强化元旦春节、“两会”、五一、中秋国庆等敏感、特殊时段的24小时应急值守。积极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能严格做到五个“第一”和三个“不放过”。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要则,科学处置,最大程度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2023年海安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等级突发环境事件。
海安生态环境局局长马贤芳强调,要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抓好生态环境安全预防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把预防放在应急之前;要重视检验各类应急预案、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可靠性,学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要做好联动响应处置,确保应急响应、监测响应、值班值守各条线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
来源:南通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