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惊现多个“孙子”来电要钱...
“陌生链接不点击,未知来电不接听”这段反诈口号相信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不要低估了骗子的手段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老年人并量身打造了“孙子诈骗”最近身边多发冒充“孙子”进行诈骗的案例01
案例一
2月25日下午,海安市公安局墩头派出所驻村辅警陈军、何俊在新舍村开展日常入户反诈宣传,正巧遇到准备外出的刘奶奶,只见她神色慌张,躲躲闪闪,便想走近问问情况。两人刚走到跟前,刘奶奶却拍了拍胸脯深深叹了口气,嘴里止不住地说道:“原来是你们啊!吓死我了!”经过仔细询问才了解到,从前天晚上开始,刘奶奶的手机就接连被自称“公安”的陌生号码“轰炸”了七八次。对方称她的孙子因喝酒嫖娼被抓,要缴纳五万元罚金才能解决此事。还特意叮嘱刘奶奶,为了孙子的前途和名声,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家里其他人。刘奶奶一辈子老实本分,从未遭遇过这种状况,吓得一整晚都没睡着觉。她心疼孙子,可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翻遍了整个家里,也仅仅凑出一千多元现金。没想到第二天,“公安局局长”又打来了电话。实在没有办法的刘奶奶无奈地表示自己身上没那么多钱。而这个所谓的“局长”竟“好心”地给她出主意,要求她务必带上自己的病历本去银行取钱,然后汇到指定账户。当刘奶奶出门时,看到穿着制服的人,还以为是来抓孙子的。等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老熟人”——驻村辅警陈军和何俊。陈军与何俊得知刘奶奶的遭遇后,赶忙上前安慰。他们告诉刘奶奶:“最近全国已经发生好几起这种冒充熟人和公检法人员向老人骗钱的案例了。”随后,两人帮刘奶奶拨打其孙子的电话进行核实,刘奶奶这才放下心来 。
02
案例二
2月24日,海安市南莫镇黄陈村孟大爷接到“孙子”的电话,称自己嫖娼被抓,需要交钱才能放人,爱孙心切的孟大爷顾不上和家人商量,连忙翻出存折准备去银行,担心钱不够,又打电话向邻居好友借钱。当地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闻讯迅速赶来对孟大爷进行反诈劝阻。到达孟大爷家,民警发现诈骗分子还继续打电话给孟大爷让其转账,于是一把夺过手机挂断电话。因为是老年机,无法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民警教孟大爷识别诈骗分子常使用的虚拟号码,并将该号码拉黑。了解到孟大爷的孙子还在上大学,民警通过其儿媳联系上了学校老师,得知孙子正在上课,孟大爷这才反应过来,电话里的“孙子”就是骗子。“听到他一下子要借这么多钱,我就觉着不对劲,才赶紧联系你们过来看看。”邻居李大爷说,“要是你们再不过来,他就真拿着十几万元的养老钱上银行去了。”说罢,孟大爷从口袋里掏出3张存折,约有10万元,加上向邻居借的,这次“救孙子”,他准备了15万元。“老爹,下次接到类似电话就挂断,有什么不对劲的及时找我们,可不能把辛苦攒的养老钱白白送给骗子啊!”民警拿出宣传资料再次对孟大爷和在场群众进行反诈宣防教育。
警方提醒 01询问亲朋好友核实老年人遇到难以判断真假的事情时,切勿急于作出决定,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线上转账汇款或线下资金交易的,都应先询问身边的亲朋好友,接听电话后核实来电人身份;如声音无法辨别,可用亲友小名、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提问验证。
02身边人提醒老年人的家属一定要定期向老年人宣传反诈知识,提高老年人识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老人独自慌张转账的,务必向其本人及其家人多加核实,或联系辖区派出所共同处置。
03及时报警求助如不慎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止付冻结操作,及时拦截被骗资金,尽可能挽回损失。
来源:海安公安
前排支持下分享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前排支持下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