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民间传说 | 躲龙桥
公元 690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周。当时高宗有个皇子,逃到扬州,和徐敬业、骆宾王,起兵讨伐,并由骆宾王作出声讨檄文《讨武曌檄》。武则天知道后,立即发兵到扬州围攻。徐敬业和骆宾王屡战屡败,最后一战,溃散于泰州,三人失散。失散以后,皇子改装换服,荒不择路,沿泰州东向而逃。到海安时,正值暮色沉沉,但后面追兵如潮,皇子一时找不到躲藏的地方。正在惊恐万状之际,走到镇东百子桥西一条小沟边,眼前现出了一座小石桥,下面荒草丛生,于是就闪身躲入桥下草丛中。追兵从桥上匆匆奔过,而皇子却在桥下安然无恙,得以脱险。
事后,人们为纪念这位皇子曾在桥下避过难,就将这座桥取名为“躲龙桥”。解放前,在三元巷河边口,一直有块古老缺边的大磨石放在那里。据说就是“躲龙桥”的遗迹。
路过,支持一下啦 过来看看的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不错点个赞带个分
页:
[1]